查看原文
其他

张文宏博士论文真的涉嫌抄袭吗?各方交锋激烈!

8月14日,有网友公开举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 “涉嫌学术造假”,称其2000年的博士论文《结核分支杆菌KatG基因突变与其耐异烟肼机制的系列研究》,其中部分内容与齐鲁理工学院黄海南教授的《KatG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与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文章相同。
据悉,张文宏的博士论文共95页,总字数约7万字,相关争议内容主要集中在结尾处的“综述”部分,大约3300字。
黄海南的《KatG基因的分子生物学与结核分支杆菌异烟肼耐药》于1998年发表于《中华结核与呼吸杂志》,是一篇文献综述,总字数约3700字,其结尾处附录了19篇参考文献。
根据媒体人凯雷的说法,张文宏的论文主体无问题,只是综述有异议。也有专业人士洪广玉研读后分析指出张文宏博士论文有微小瑕疵并无抄袭、洗稿、欺诈学位的问题,反而有创新研究
网友举报言论 图源:微博

复旦大学回应:已启动调查

8月15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在其官网发布“关于对我校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问题举报的回应”,以下为全文:

我们收到举报,同时也关注到网上关于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综述部分问题的反映,学校已启动调查核实,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衷心感谢大家对我校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关心和监督。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博士李雷发文证实:通过文章校对工具网站Copyleak查询显示,两篇文章的高度重复字数在3000字以上。


网友评论:1 饶毅:
8月16日,饶议科学公众号发布《饶毅1983年发表的中文学术杂志综述》一文。文中表示“文献综述既与大学毕业无关,也与硕士研究生入学无关。1983年,按那时的毕业和入学标准,有文章无处可以填写。写文章纯属自娱自乐。”
图源:饶议科学2 复旦大学中文系某教授:攻击张文宏的人刻意混淆前言综述与正文研究主体的区别,也故意不谈20年前学术规范与今天的差别。正面驳斥不了对方的观点,就去挖他20年前毫不相干的论文的一点瑕疵,加以歪曲夸大,以此把人批倒搞臭。用今天的放大镜照几十年前的人,谁会像天使那样光洁无瑕?以此来作为整人工具,那以后谁还敢说话,谁敢负责任,谁敢按照自己的专业判断做事?闭嘴躺平最安全了,没有人来咬你。3 儿科医生虾米妈咪
#复旦回应张文宏博士学位论文被举报#看了一下,说几点想法:1、不是公开发表的科研论著,而是(全本几十万字的)博士学位的毕业论文。2、是在毕业论文的前言绪论即陈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的文字部分,存在较大量复制粘贴自其他人综述的文字,不涉及到原创科研结果。综述,指对该领域方向研究进展一个整体情况概括的文章。3、在20年前,论文写作、文献综述的格式和规则远远没有今天规范,放在当时,最多算是引文不够严谨,放在今天,可能构成学术不端(但不构成学术造假)。4、举报者目标扳倒张医生,往死里挑刺,也竟然只能回溯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学生论文。5、但凡是个写过字、说过话的人,怎会捕捉不到阳光下的影子!对一个做学问做专业做临床的人用这招,真是杀人诛心!举报者或其幕后团队的目的应该是希望国内抗疫变得混乱,若张医生这样都被舆论水军打倒碾碎,恐怕以后越来越没有人敢说真话了。4 匿名网友:
一般高校对博士论文重复率要求整本不超过10% 文献综述本来就是综前人研究而述评 只要符合重复率标准 符合引文规范就没有问题;7万字的博士论文只有不到5%的重复率,有些人本科论文才一万字,重复率可能就95%了;七万多字的论文,有三千多字存疑.且是最后综述部分,那论文主体里有问题吗?再说,综述部分其实很容易与同项研究雷同,例如哲学与经济学之类,有些已经形成定论的东西常被引用。如果这也是问题,那就太多太多的论文有问题了。乐观地说,七万字的论文就算粘贴上3300字的别人的话,又能说明不了什么。张主任的贡献大家看得很清楚,人孰能无过,我本科毕业论文基本自己写的,但我也抄了一点别人的话。很正常的事。支持张主任。
有网友表示,目前看来,张文宏博士论文的关键结论并没有问题,但其综述部分,大面积引用但没有标注和引用,如果以现在的标准,很难通过查重,会被认定为学术不规范或者学术不端。但该论文写于20年前,当时没有查重软件,这种现象在当时的背景下可能大量存在。

也有网友表示,张文宏博士论文综述部分是否涉及学术不端须按照张文宏医生毕业当年论文关于抄袭的认定办法进行认定:包括但不限于总复制比大于多少,单段复制比大于多少,研究方法和材料学部分复制比大于多少,综述部分复制比大于多少,毕业论文会被界定为不合格。

▼▼▼▼

据悉,张文宏此前于微博发表的“与病毒共存”说,引发了众人对其的口诛笔伐,乃至之前的部分言论也被剥去当时背景去放大,甚至被部分人无限上纲上线,这种风气值得警惕。

张文宏医生于7月29日凌晨发布的一条微博,因“与病毒共存”等言论被推上风口浪尖,他在微博中谈了三个问题:

第一,南京疫情是否可控?他认为目前可控,关键是“后续1-2周的监测,如果进一步出现了较多与禄口机场无直接相关的病例,则标志着疫情规模会扩大,可能需要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因此公众要继续执行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的疫情防控要求。
图源:微博@张文宏医生

第二,疫苗的有效性问题。他认为疫苗接种已经将病死率从去年最高的18%降低至0.1%,相当于季节性流感的水平,而且没有造成医疗资源的挤兑。对国产疫苗问题,他举了智利接种中国疫苗的例子,认为“中国灭活疫苗对新冠的重症化、住院和死亡的预防具有较高的有效率”。但同时提醒公众:疫苗并不会将病毒清零,但是会降低流行程度和病死率。

第三,学会与病毒长期共存。他说“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未来选择的方式是“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


对此,有网友表示支持张文宏医生,但如果论文真有问题,也应就事论事,不要随意升级话题:

图源:微博评论


张文宏博士论文是否涉及学术不端,我们等待官方的进一步调查。


昨日回顾:点击下方可看
  1. 取消高新认定?国务院宣布!2021年高新企业认定,以后都按这个来!

  2. 私车公用的财税处理和税务筹划,迄今为止最好的一篇文章!

  3. 一家八口感染新冠死亡:一条国境线,隔绝了地狱和天堂

  4. 人生最大的陷阱,是相信可以靠自己成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